矿山概况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津巴布韦SHAMVA金矿区开采现场
 

       津巴布韦SHAMVA面部以林波变质带为界,东部和北部分别以莫桑比克晚前寒武纪变质带和赞比西变质带为界。上部被远古宙和中生带地层覆盖。SHAMVA通内的灰绿岩分为 3 个群,最古老的是位于下部的变质不同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组成。发育有含铁建造层和铁镁质---------超铁镁质岩。主要为铁镁质熔岩。形成大致 26-35 亿年。后有两期花岗岩侵入沙姆瓦群地层内。后期的侵入事件主要为大岩墙侵入。时代大约 25.8 亿年前。该矿区为灰绿岩原生矿与氧化矿混生类型地质,该金矿脉的形成是在长期地壳地质变化条件下火山喷发堆积形成的。

它是一个具有分布均衡、再淋溶、堆积等特点。

     坐标:-17.1803530,31.596526该矿区为津巴布韦独立前当地黑人一直进行开采的一片金矿区域(含有砂金、氧化矿),坐标点位置为一个 1.4 米*1.8 米的平洞位置, 

 

 

 


该平洞内取样化验综合品位 2.86 取样矿体 8 米左右,1.6米矿体取样 19.30,矿样含砷 290.46PPM.

山顶延矿脉方向均有露头,矿体厚度最宽处 15 米。地表属氧化矿性质,表层 1 米左右含泥质,1 米以下均可作为氧化矿堆侵,氧化矿地表可采深度 20 米以上。矿体长度踏勘预测 3KM 以上。

该区域为 1980 年前当地人所设计勘探开采的矿区,在津巴布韦独立后,处于闲置状态,从地表的探槽及坑道内采矿现状分析,当地人在些区域作过详细的勘探和采矿工作,坑道内目前还有很多待开采的高品位矿体,根据现状分析,当地黑人撤离并非矿已经开采完毕,而是没有很好的开采技术和资金支持开采,因此放弃,而后由津巴布韦江林矿业100%取得矿权。

         综合分析该矿区潜力巨大,地表氧化矿储量丰富,地下原生矿储量也非常大,该区域所处地理环境非常好,进驻该区域的道路完整,高压电距离矿区600米,地表采矿条件非常优越,尾沙及尾矿处理非常便利,可以明显降低采矿成本。经过多次开采和勘探,地表地质已揭穿,现场淘金中还可见到含0.1-50微米颗粒的天然金种颗粒。 多点取样试验最高品位18.3g/t,

最低品位3.2g/t,平均品位9.1g/t。

目前,矿区洞采已延伸地下167m